放射性活度計是用于測量放射性物質活度的儀器。放射性活度是指單位時間內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的次數,其國際單位是貝克勒爾(Bq),1Bq表示每秒有1次衰變。過去常用居裏(Ci)作爲單位,1Ci等于3.7×10¹⁰Bq。
操作前准備
儀器校准:活度計應定期進行校准,確保測量的准確性。校准包括對儀器的常規質量控制,如對校准的期間核查。可使用長壽命密封放射源作爲參考源進行穩定性檢查。
樣品准備:將待測樣品(如放射性藥物)放置在適當的容器中,確保樣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。
測量過程
放置樣品:將待測樣品放置在活度計的測量室內。
儀器初始化:打開活度計,進行儀器的初始化。
開始測量:啓動測量程序,活度計會自動進行測量並顯示結果。對于某些活度計,可能需要手動設置測量參數,如測量時間、能量範圍等。
測量後處理
記錄數據:測量結束後,記錄測量時間和結果。這些數據對于後續的劑量計算和患者管理非常重要。
儀器清潔:使用後,應對活度計進行適當的清潔和維護。
質量控制
線性檢驗:定期進行線性檢驗,確保活度計在不同活度範圍內的測量准確性。可采用時間衰減法或屏蔽法進行線性檢驗。
重複性檢驗:通過長時間對同一個儀器檢驗源響應的測量,確定活度計對同一個儀器檢驗源響應的重複性。
相對響應檢驗:確保活度計對特定放射性核素的測量不發生改變。
應用場景
放射性藥物活度測量:在核醫學中,活度計主要用于測量放射性藥物的活度,以確保給藥劑量的准確性。例如,在注射放射性藥物前,使用活度計測量藥物的活度,記錄其測量時間和結果。
